关于“冷核聚变”是大突破还是大骗局呢?
这一次真的是“冷核聚变”吗? 冷核聚变(Cold Fusion)是指在接近常温常压和相对简单的设备条件下发生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反应中,多个轻原子核被强行聚合形成一个重原子核,并伴随能量释放。它的专业名称是“低能核反应”。 据报道,罗西的“E-CAT”装置于2011年10月28日在博洛尼亚大学正式公开测试。出席此次测试活动的人员,主要是罗西的首批匿名客户和媒体记者。到场的还有一些知名人士,其中包括两位观察员,一名是瑞典皇家科技协会的理论物理学副教授、瑞典质疑协会会长汉诺·埃森;另外一名是乌普萨拉大学的斯文· 库兰德教授,同时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能源委员会会长。这两位的使命主要是对公开测试的科学性进行监督。 据罗西介绍,E-Cat装置可以根据设计功率的不同,随意进行配置。这次进行公开测试的E-Cat装置,包括一个不锈钢反应容器,置于一个铜管内部,水流经铜管和不锈钢反应器的夹层。设置了水和氢气的进口。通过铜管外缠绕的电阻流经的电流给反应器充电,当达到一定温度的时候,反应器开始工作。 实验结果产生了大概持续6个小时的稳定于4.69千瓦的能量供应。另外,需要输入能耗大概是330瓦,其中30瓦用于该设备的电子控制部分。能耗比这个装备产能的十五分之一还要小。 与传统核反应堆不同,“E-CAT”装置不用放射性铀、鈈为燃料,而是利用普通的非放射性镍和氢为原料。将极微小的镍粉颗粒放在一个容积为一升的小容器中,与一些未公开的(知识产权的原因)非放射性催化剂混合,和氢气一起加温加压,温度升到450—500摄氏度左右,即开始发生核聚变反应,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镍和氢价格便宜,储量丰富,储存运输成本低。而“E-CAT”装置用料又非常的节省。100克镍粉至少可供10千瓦级镍氢冷核聚变装置使用半年,10千克镍粉可供兆瓦级镍氢冷核聚变装置使用半年。以煤耗357克/千瓦时计算,燃10千克镍粉即相当燃1500吨煤,二者相差15万倍。另据罗西计算,一克镍粉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00桶石油。现在一磅镍价值不到20美元。因此,罗西的镍氢冷核聚变装置运行所耗燃料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 传统核反应堆为了防核辐射外泄,外壳需要几米厚的铁和钢筋混凝土保护,当铀、鈈燃料用完后放射性仍保留达数千年。同时,需放在冷却池中用水冷却一年多才能安全的运送到储存地点保存起来,这对安全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险。罗西的镍氢冷核聚变装置在工作时的放射性主要是低能的γ射线,只需要加2厘米厚的铅保护即可。反应堆关闭数分钟后即无任何放射性,且无任何核废料产生。因此镍氢冷核聚变装置周围的居民无需担心核辐射和核泄漏危险。传统核电站,为了保证安全,核反应堆的核燃料棒的处理储存都是代价高昂的。而储存运输普通的镍则耗费无几。 安德烈.罗西表示,他制造的一个机器已经成功实现“冷聚变”,但是其他科学家怀疑这一过程是否能够变成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