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沉积型铝镍矿床处于扬子准地台的南缘,与雪峰山地轴毗邻,区域构造位置上属古丈复背斜北东端次一级构造。区域内镍、钼矿床赋存于寒武系下统与中上统的接触部位,该层位岩性在平面上呈相变接触关系,相变线沿六角庄、天门山、溪口一线大致呈北东方向展布。经已勘查的镍钼等矿区及区域化探等资料反映,镍、钼矿床(点)及异常均位于该相变带内或沿相变带分布。矿区及已勘探的大浒矿区(中型)白竹峪矿段同属北东向沉积相变带的南东侧,具有相同的沉积环境、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含矿岩系和成矿地质条件,矿石类型、矿石组合及有用元素赋存状态可以类比。具备形成铝矿床的各种地质及地球化学条件。因此,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和找矿分析具有一定找矿指导意义。
一、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
矿区内出露有上震旦统及下寒武统。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黑色岩系中赋存有镍钼多元素矿化层,该层是开展钼矿找矿的目的层。
(1)震旦系上统灯影组()
岩性以灰白色白云岩为主,节理较发育。底部为薄层破碎泥质白云岩,下部为鲕状、假鲕状白云岩,中部为砾状白云岩,上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中一粗粒结晶自云岩,顶部为含硅质白云岩;白云岩顶面可见到侵蚀坑洼和白云岩与上覆磷块岩之间的微角度不整合以及上覆岩层超覆等现象,局部可见到褐铁矿的透镜体。厚320~400米。
(2)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
①含矿层(),厚2~6米。
a.磷块岩层:浅灰至黝黑色,薄层状或块状构造,质坚性脆,局部夹白云岩透镜体。矿物成分主要为胶磷矿,次为泥质、硅质及白云石等。呈透镜状分布,局部有尖灭现象。与下伏灯影组呈假整合接触。
b.鳞片状黑色页岩:鳞片状结构,性软易成鳞片,层理不发育,鳞片多具亮黑色,疏松易成粉末,富含磷质硅泥质、黄铁矿等多种结核及金属硫化物条带,层厚1~10厘米,一般l~3厘米,大部分只有一层,局部可见2~3层,断续分布,极不连续。岩石的主要成分为水云母,次为炭质、有机质及黄铁矿。局部夹薄层硅质岩层,该层为主要的铝矿层。
c.页片状炭质页岩夹薄板状炭质页岩透镜体。
d.鳞片状高炭质页岩。
②黑色页片状炭质页岩():间夹硅质团块和硅质粉砂质页岩,风化后呈书页状,厚3.28~6.00米。
③黑色板状炭质页岩():中厚层状、含硅质结核中含较多黄铁矿和海棉骨针化石,风化后呈球形脱离,厚8.0~10.0米。
④黑色薄层板状灰质页岩():其成分以泥质为主,灰质、炭质次之,具微层理构造,风化后
|